每到中秋月兒圓,轉眼間,一年一度的中秋即將到來,可是你知道中秋節(jié)月餅的來歷嗎?為什么中秋要吃月餅嗎?值此佳節(jié)之際,西點培訓——陜西新東方告訴你,中秋月餅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始于元代,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tǒng)治階級的殘酷統(tǒng)治,由朱元璋聯(lián)合各路反抗力量準備起義。但朝庭官兵搜查的十分嚴密,傳遞消息十分困難。軍師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命令屬下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義”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再派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通知他們在八月 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到了起義的那天,各路義軍一齊響應,起義軍如星火燎原。
很快,徐達就攻下元大都,起義成功了。消息傳來,朱元璋高興得連忙傳下口諭,在即將來臨的中秋節(jié),讓全體將士與民同樂,并將當年起兵時以秘密傳遞信息的 “月餅”,作為節(jié)令糕點賞賜群臣。此后“月餅”制作越發(fā)精細,品種更多,大者如圓盤,成為饋贈的佳品。從此中秋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流傳開來。
中秋除了賞月、祭月、吃月餅外,還有香港的舞火龍、安徽的堆寶塔、廣州的樹中秋、晉江的燒塔仔、蘇州石湖看串月、傣族的拜月、苗族的跳月、侗族的偷月亮菜、高山族的托球舞等風俗習慣。
時至今日,月餅品種、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月餅象征著團圓,是中秋佳節(jié)必食之品。在節(jié)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