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民日報發布了一篇題為《大學生“回爐”讀職校漸多,高教該反思什么?》的文章,深度剖析了“本科生滿街跑,技術工無處找”的社會現象以及其中存在的問題,引起了眾多網友的熱議。
2017年6月份,胡曉宇從西安一所高校播音主持專業本科畢業。在電臺實習半年后,她做出了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決定——來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學習西點。在西點教室里,她穿著白色的烘焙師工裝,在仔細做蛋糕,她說“學到技術后,要開一家甜品店”。
20歲的崔景塘,畢業于楊凌一所大專學校,在找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就業難,專業不對口等問題。所以,他選擇來陜西新東方學一門技術,此次“深造”,他很珍惜這個學習的機會,目標也更加明確,希望能解決就業問題,實打實的掌握一門技術。
在校生超過3000人的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像胡曉宇、崔景塘這種情況的大學生并非個案。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到我校來學習的大學畢業生超過100人,其中本科畢業生有近30人,而且呈現逐年增多的態勢。
為何他們放下“身段”接受職業教育?
現代職業教育立交橋式人才培養模式
近年來,大學生畢業后選擇職業教育進行深造的現象逐年增多。從高校畢業的大學生,為何“放下身段”接受職業教育?
其實,職業教育本質就是接受繼續教育,就和企業入職前安排的崗前培訓差不多。現在社會發展多元化,重理論輕實踐的大學教育早已不是精英教育。社會上對大學生和技校生的傳統觀念,還沒有徹底扭轉過來。企業需求已經給大學畢業生們狠狠的一棒重擊。
企業需要的是能夠迅速投入企業生產實踐、為企業創造價值的人才。這也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的原因。據媒體報道,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一年制以上專業畢業生就業率一直是100%。
陜西新東方就業率高的三大原因
原因一:廚師熱門職業
我國餐飲業零售總額超過1萬億元,每年都以18%左右的速度增長,是GDP發展速度的2倍,餐飲服務人員需求量占到了第三產業需求人員總量的50%以上。因此,餐飲業作為新世紀的朝陽產業,被認為是很具發展潛力的行業之一。廚師正是當今時代高薪的代表,而且就業前景廣闊,永不失業。是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接受過職業教育的學生的原因。
原因二:教學重視實踐
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采用“技能+學歷+就業”一體化教育模式,注重學生技能的培養,學校擁有300余臺不銹鋼氣灶,100余間各類實習大廳,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實踐機會;除此之外,引入餐飲企業的行政總廚授課,讓學員在進入廚師職業之初就熟悉廚師工作的環境,把握工作的節奏,具有餐飲企業員工的思維。
原因三:多重就業保障
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創建多重就業體系。先后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等全國各大城市設立50多個創就業指導中心,與希爾頓、喜來登、眉州東坡等50000余家用人單位達成長期合作協議,定向培養行業緊缺的復合型烹飪人才。密切聯系全國各地的政府就業指導機構、人才市場,定期舉辦大型人才交流會,校園專場招聘會,整合社會資源,學生足不出戶即可輕松就業,毫無后顧之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