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辰智科技主辦的第4屆中國商業大數據應用峰會(餐飲生態專場)在上海舉辦。
會上,發布了“2017年度餐飲大數據白皮書”,此白皮書由中國餐飲大數據研究中心、辰智科技和口碑聯合出品,對餐飲行業在2017年度整體發展現狀及趨勢進行了分析,對2017年度餐飲消費場景的數據進行了解讀,對2018年餐飲發展趨勢進行了預測。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份餐飲風向標吧!
一、餐飲行業總體發展現狀
2017全年餐飲收入將達3.9萬億元
截至2016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5萬億。
與2013年以前的快速增長相比,近年來的餐飲增長趨于平穩。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7年1-7月我國餐飲收入21750億元,同比增長11.2%。據中國烹飪協會預計2017年我國餐飲收入將達3.9萬億元,餐飲行業進入穩步發展階段。
全國餐飲門店數量達581萬個,比上年有所下降
據辰智餐飲數據庫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達581萬個,比上年下降3.48%。
從各業態來看,中式正餐、中式快餐、面包甜點占比均超過10%。
2017上半年,商業中心餐廳數超過30萬個
截至2017年6月,我國省、市、縣(區)商業中心內共計餐飲門店300198個,占商業中心內所有門店的24.8%。
作為集娛樂、休閑、購物等功能為一體的商業中心,其休閑餐已經成為餐飲業態中三大業態之一。
二、細分行業市場
火鍋市場
火鍋行業工業銷售產值在不斷上升,占餐飲行業銷售的22%。
四川和廣東的火鍋網點數分布較多,食材類火鍋在所有火鍋類別中占比最多,為54.6%。
食材類火鍋中魚火鍋占比最多;烹飪類火鍋中串串香占比最多;地域類火鍋中重慶火鍋占比最多。
國際美食
縱觀2004與2016年之間的12年間,全國各類國際美食餐廳數量以27%的平均增長速度迅猛增長,由2004年的3萬家門店,增長至2016年的42萬家門店。
從分布來看,廣東省國際美食網點最多。從餐飲網點增長來看,三線城市國際美食餐廳數增長最快。
全國各類國際美食餐飲人均消費額為41.2元,鐵板燒在國際美食中人均消費最高,達77.1元,東南亞菜次之。
三、各餐飲消費場景分析
食客選擇午餐輕餐和晚餐輕餐的占比,明顯高于其它
通過研究食客的就餐時段構成,我們發現:
周末與工作日相比,食客普遍傾向于工作日就餐,且食客對于工作日晚餐輕餐與午餐輕餐的選擇傾向相對較高;
每天的就餐時間段中,食客更傾向于晚餐時間外出就餐,其次是午餐時間;
餐飲類別方面,輕餐類就餐占比普遍高于正餐的占比。
就餐場合中,日常就餐比例最高
通過研究我們發現,食客的就餐場合可以分為以下五類,其中“日常就餐”的占比最高,達到50.1%,其次是“同學朋友聚餐”,占比27.0%;
就餐男女比例相對均衡,人群年齡以25-34歲之間比例最高,其收入在3K-4K之間占比相對最多。
中式正餐餐廳在食客就餐場合中占比最高占48.2%
食客研究顯示,中式正餐餐廳在食客的就餐場合占比中占48.2%,其次是中式快餐餐廳,占比為25.1%;
在餐廳選擇因素中,“菜品口味好”、“價格合理”、“交通便利”是食客選擇餐廳的主要三個因素;
整體食客中,40.7%的食客對于折扣不太感興趣,有20.1%的食客對于折扣感興趣或非常感興趣。
50歲以上”及“女性”兩個維度的食客更關注折扣
食客數據顯示,從年齡和性別來看,“50歲以上”及“女性”兩個維度的食客更關注折扣。
從職業來看,更多的藍領相對關注折扣,而更多的大學生則對折扣的敏感度較低。
“50歲及以上”及“男性”兩個維度的人群,對服務的敏感度比較低
數據顯示,從年齡和性別來看,“50歲及以上”及“男性”兩個維度的人群不關注服務的比例相對最多,而“50歲及以上”與“女性”兩個維度的人群不關注服務的比例相對最多;
從職業來看,更多的藍領人群不關注服務,更多的上市公司高管關注服務。
女性對于甜的偏好高于男性,而男性對辣、淡味道的需求則高于女性
食客數據顯示,雖然各維度下,食客對于味道的偏好趨勢類似,但各維度之間的食客對于同類味道的偏好度則有所不同:“18歲以下”的食客對甜味的偏好高于其他年齡段,“50歲以上”的食客對鮮的偏好相對高于其他年齡段的人群,而18-30歲的食客對于辣味的要求則相對高于其他年齡段;
從性別來看,女性對于甜的偏好高于男性,而男性對辣、淡味道的需求則高于女性。
全國不同區域對于烹飪方式偏好各有千秋
數據顯示,從不同區域來看, 西部地區有更多的食客偏好燴/燒/燉/燜/煨/煮/炒/爆的烹飪方式,南部食客偏好蒸,北部食客喜好烤/焗/焐,而東部食客偏好煎/炸;
從城市等級來看,二級城市偏好燴/燒/燉/燜/煨/煮/炒/爆,一級城市偏好煎/炸、烤/焗/焐/蒸。
食材偏好方面
高收入者與低收入者有明顯差異
從收入來看,相比較而言,高收入者在畜肉類、內臟和牛奶類食材中選擇較多,低收入者在署類/淀粉類/調料類/蔬菜類食材中占比較多。中高收入者選擇禽肉類/海鮮/河鮮的占比高于其他收入群體。
菜品口味好是食客對餐廳最滿意的因素
數據顯示,菜品口味好是食客對餐廳最滿意的因素,其次是性價比方面和食材新鮮方面;
相比較而言,從區域來看,對菜品口味滿意的食客中,西部地區占比最多,對餐廳性價滿意方面來看,東部地區食客多于其他區域。
從城市等級來看,對連鎖餐廳,整體質量有保障、上菜速度快、菜肴品質穩定、統一這三個因素滿意的食客,一線城市占比高于二線城市,對其它餐廳因素滿意的食客,二線城市占比相對較多。
四、2018年餐飲行業十大趨勢
1.輕餐的選擇成為潮流
2.日常就餐占到50%以上,并持續增長,無事也是吃飯成為常態
3.80、90后仍為消費市場的主力
4.95、00后的剛需消費正在興起,工作日就餐占比最高
5.咸鮮口味成為食客首選,飲食健康日益成為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要求
6.喜愛甜味食客比例超越麻辣味,反應年輕群體對輕餐的需求漸成規模
7.烹飪方式中相對營養健康的熗、燒、燉、燜、煮、煨等成為大多數人的選擇
8.食客對薯類需求增長明顯
9.菜品口味、性價比、食材新鮮繼續成為食客最關注的三大因素
10.環境體驗(嘈雜、無包廂或太少、無無煙區)成為顧客抱怨最多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