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裊涼風動,凄凄寒露零。”10月8日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寒露”。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寒”字的節氣,意味著全國大部地區熱冷交替季節的來臨,天氣將由涼爽向寒冷過渡。
寒露是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公歷10月8日或9日,太陽到達黃經195度時,即為寒露節氣。
“寒露寒露,遍地冷露。”寒露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氣,是天氣轉涼變冷的表征!对铝钇呤蚣狻氛f:“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我國古人通過對大自然的觀察,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說此節氣中,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南遷;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并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始黃華”是說在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氣溫降得快是寒露節氣的一個特點。寒露期間,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季節的變化。更多的地區,更多的人們,開始用“寒”字來表達自己對天氣的感受了。此時節冷空氣的入侵頻率和強度都會加大,我國南方大部分地區氣溫繼續下降,北方地區已進入深秋,有的地區已經開始降雪,可以隱約聽到冬天的腳步聲了。
一年好景君須記,是橙黃橘綠時。寒露時節,雖然氣候漸冷,但卻是一年當中有韻味的時節,此時節,北方紅葉染霜,南方蟬噤荷殘,正是為濃烈的深秋時節。鄉村里滿是豐收的果實,金黃色的玉米堆滿了院子,成串的紅辣椒掛滿了木門,柿子壓彎了樹干,桂花靜立在庭院,對于辛苦了一年的農人來說是一個豐收、忙碌、喜悅的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