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步入了職場,就已經從一個學生轉換成了一個社會人,原來的許多生活習慣都得改變。也許在學校的時候,喜歡睡懶覺,經常上課遲到,也許不會帶來什么嚴重的后果,可是在工作期間,每一次失誤都可能給你帶來非常嚴重的后果。
很多畢業后的學生反映,自己也做了入職前的準備,可是為什么進入企業后仍然感到力不從心,特別是覺得所學與所從事的崗位之間找不到契合點?陜西新東方 就業指導中心廖老師表示,學生容易將事情看得簡單化理想化,在跨出校門之前,對未來充滿憧憬,初出校門的學生不能適應新環境,大多與其事先對新崗位估計不足、不切實際有關。當他們按照個人理想化的想法去理解這個行業、這個崗位,那是遠遠不夠的,現實的崗位實踐使新人們發現似乎所學與所用不是一回事,由此而產生的困惑、不解讓他們在初入職場時就走了彎路,往往會產生一種失落感,處處不如意、事事不順心。
要避免這種情況的產生,首先應明確自己的職業角色,即了解“我該做什么”,其實就是要了解崗位的具體工作內容。接下來,就是“怎么做”和“怎么做好 ”的問題。第一,必須要積極主動。第二,要樹立目標。第三,重要事情先做。一個職業人士在工作中會遇到各種零零碎碎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分清哪些是重要的,哪些是次要的,養成一種習慣,重要的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