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如此婉約的詩詞,描寫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之小滿……
“馬穿楊柳嘶,人倚秋千笑,探鶯花總教春醉倒。”如此婉約的詩詞,描寫的就是二十四節氣之小滿。小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季里的第二個節氣。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稱之為小滿。
我國古代將小滿分為三候:“一候苦菜秀;二候靡草死;三候麥秋至。”是說小滿節氣中,苦菜已經枝葉繁茂;而喜陰的一些枝條細軟的草類在強烈的陽光下開始枯死;此時麥子開始成熟。南方地區的農諺賦予小滿以新的寓意:“小滿不滿,干斷思坎”;“小滿不滿,芒種不管”。
西點學校——陜西新東方帶您領略舌尖上的二十四節氣之小滿,一起來看看小滿節氣在民間有什么特殊習俗呢?
小滿節氣習俗:食苦菜
春風吹,苦菜長,荒灘野地是糧倉。苦菜是中國人早食用的野菜之一。《周書》:小滿之日苦菜秀。《詩經》:采苦采苦,首陽之下。據說當年王寶釧為了活命曾在寒窯吃了18年苦菜。舊社會農民每年春天青黃不接之時,要靠苦菜充饑。苦苦菜,帶苦嘗,雖逆口,勝空腸。當年紅軍長征途中,曾以苦菜充饑,渡過了一個個難關,江西蘇區有歌謠唱:苦苦菜,花兒黃,又當野菜又當糧,紅軍吃了上戰場,英勇殺敵打勝仗。因此,苦菜又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
苦菜遍布全國,醫學上叫它敗醬草,寧夏人叫它“苦菜”,陜西人叫它“苦麻菜”,李時珍稱它為“天香草”。苦中帶澀,澀中帶甜,新鮮爽口,清涼嫩香,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多種維生素、礦物質、膽堿、糖類、核黃素和甘露醇等,具有清熱、涼血和解毒的功能。《本草綱目》曰:久服,安心益氣,輕身、耐老。寧夏人喜歡把苦菜燙熟,冷淘涼拌,調以鹽、醋、辣油或蒜泥,清涼辣香,吃饅頭、米飯,使人食欲大增。也有用黃米湯將苦苦菜腌成黃色,吃起來酸中帶甜,脆嫩爽口。用以做湯、做餡、熱炒、煮面,別具風味。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