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筆者了解到世上還有這個菜,是從西安川菜培訓學校——陜西新東方金牌大師李大洪老師的課堂上。開水白菜是川菜中的一個高級清湯菜,絕對不放海椒花椒……
川菜中有一道名聲極其響亮、傳說很多、起源各說不一的菜式也跟“非普通開水”有關,它叫“開水白菜”。
筆者了解到世上還有這個菜,是從西安川菜培訓學校——陜西新東方金牌教師李大洪老師的課堂上。它是川菜中的一個高級清湯菜,絕對不放海椒花椒。湯中不僅看不到粗俗的肉,連一個油星星都看不到。只有如翡翠脂玉一般溫潤的幾片嫩白菜,很文藝地臥在一泓晶瑩剔透的清水中。它的制作過程之不易掌控,使得很多牛餐館也只得含恨放棄不掙這個錢。它的風味特色也是被上升到了相當于哲學的高度,愛好美食的四川詩人石光華這樣評價說:代表川菜高境界的就是開水白菜。一個白菜,用極繁復的手法做出一道看起來簡單卻是人間至美之味的菜,這也是與中國文化的內核相通的。
這個菜既是湯菜,首先是湯要夠格,湯做到位,菜就成功一多半。餐飲界有句話,叫“唱戲的腔、廚師的湯”,好的廚師非常看重湯的制作,業內把不善做湯的廚師叫做“味精廚子”。過去的大餐館里,廚師對湯爐的布局、位置很講究,頭吊子的湯要由站頭爐的當家廚師專管,別的廚師不得染指,動了謹防挨湯瓢。
制作“開水”的第一步是熬湯。湯的制作是很復雜的一個體系,大體可分為清湯和濃湯兩類,“開水白菜”用的湯是清湯。所謂清湯,是指以雞為主料熬成的湯,成品的特點是清澈見底,滋味鮮香。為了使得湯味內涵豐富,還可根據需要添加鴨、干貝、豬排骨、云腿的蹄子等料作為配料。川菜廚師認為,“無雞不鮮、無鴨不香”,在做湯的時候往往強調選用老母雞和老母鴨。熬湯時,除清原料的血水和雜質后,多次洗凈,剔去雞鴨的油,放入湯鍋,加足量清水、姜、蔥,燒開后打去浮沫,加料酒,改用小火保持微開不沸,即通常所謂的“菊花心”狀態,慢慢地熬至湯出鮮味,時間要四至六個小時。
熬好的湯要做成“開水”,還得進一步“吊清”才行。廚師以將凈雞脯肉剁成茸,剔去筋;有的還要同時用牛腿肉斬成細茸。將湯鍋爐火調到清湯微滾,但不能翻滾、冒泡。將雞茸放入湯里,順同一方向輕輕推動,這時鮮湯會出現奇妙的景觀,湯中的雜質爭先恐后地吸附在肉茸上,雞茸熟后氽起,撈出;再將牛茸放入如法制作。經兩番吊清,湯已無雜質無浮油,清澈如水,微帶黃色,“開水”基本制成。
“開水”中的白菜,只取大白菜的那點黃白色的嫩心。把菜心放入沸水中斷生,用清水漂冷后放入漏勺中。再用滾熱的清湯即“開水”自上淋下,直至白菜燙熟,燙過白菜的“開水”另作他用,不能用回“開水白菜”成品之中。將燙好菜心墊在湯盆底,輕輕倒入備用的“開水”,菜品即成。做好的“開水白菜”,湯醇淡素雅,清澈見底;菜色澤嫩綠,形態完美,見之頓覺清鮮明快;嗅之雅香撲鼻;食之柔嫩化渣,鮮香異常。席間繼濃味菜式之后,一款“開水白菜”入席,在味的領略中,有緊鑼密鼓、急轉直下、起承轉合的作用。故此菜式多用于高檔筵席。其口味好,價格也不低,與山珍海味有一拼。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