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除夕,又稱大年夜。農歷一年的最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除夕,又稱大年夜。農歷一年的后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自古就有通宵不眠、守歲、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燈籠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受漢文化的影響,除夕也是漢字文化圈國家以及世界各地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那么我們在除夕當天,應該怎么做才是吉利的呢?
1、守歲
除夕夜守歲也是一項流傳久遠的習俗,傳說守歲是為了防止一種獨角獸的侵害,而這種獨角獸怕火光、紅色和聲響,所以人們就在除夕夜穿紅衣、點紅燈、貼紅紙、放煙花炮竹,焚香祈禱,徹夜不眠,也就有了“守歲”習俗。在這個晚上,無論大人抑或是小孩,都要說吉祥話,不可說晦氣話、臟話和不敬之語。因此,歡歡喜喜、和和氣氣、團團圓圓,是除夕夜的大主題。
2、貼對聯
對聯,也叫“門對”、“春貼”、“春聯”、“對子”,屬于楹聯的一種,是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在大年三十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于門上,以增加節日的喜慶氣氛,也預示著來年的好兆頭。在家門前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3、包餃子
吃餃子,也成為家家戶戶在年三十必做的事情之一了。早早地起來包餃子,在眾多的餃子中只包上幾只帶有花生或其他果仁的,甚至一枚小小的錢幣,誰吃到了這樣的餃子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里會交好運,有吉祥之意。
4、壓歲錢
小輩要給長輩叩頭拜年祝長輩長壽、大福、大順,長輩要給小輩紅包,即“壓歲錢”,壓歲錢寓意“壓歲祈福”。其寄予了長輩對少兒們成長的美好祝福。
5、燃爆竹
大年三十晚飯前和跨年的那一刻就會響起“隆隆”的鞭炮聲,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放爆竹可以創造出喜慶熱鬧的氣氛,是節日的一種娛樂活動,可以給人們帶來歡愉和吉利。(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溫馨提示:為了保護環境,請盡量減少爆竹燃放,如果當地禁放,請遵守規定。必須燃放爆竹時,注意安全哦!)
6、團圓飯
熱熱鬧鬧的除夕怎么能少了年夜飯呢!沒有什么比一家人聚在一起高高興興地吃一頓團圓飯更讓人幸福的啦!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
金豬納福,學廚正當時,過了除夕夜,2019年正式來臨,新的一年,不妨送自己一個開年禮物——報讀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學一門技術,為自己未來添彩。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