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陜西中考滿分720分。2023陜西中考總分:語文120分、數學120分、英語120分、物理80分、道德與法治80分、化學60分、歷史60分、體育健康考試成績60分、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分值各10分。
陜西中考滿分720分。2023陜西中考總分:語文120分、數學120分(其中聽力30分)、英語120分、物理80分、道德與法治80分、化學60分、歷史60分、體育健康考試成績60分、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分值各10分?荚嚸}將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
2023年陜西中考科目及分值
陜西中考筆試科目:語文、數學、英語、物理、道德與法治、化學、歷史,共7科7卷。其中,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其他科目均為閉卷筆試。筆試科目的語文科目為一卷制,其他科目為兩卷制。各科目試卷滿分值及考試時長分別為:
語文120分,考試時長150分鐘;
數學120分,考試時長120分鐘;
英語120分(其中聽力30分),考試時長120分鐘;
物理80分,考試時長80分鐘;
道德與法治80分,考試時長80分鐘;
化學60分,考試時長60分鐘;
歷史60分,考試時長60分鐘。
體育與健康考試成績滿分為60分,記入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成績,并作為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的計分科目,具體按照《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體育與健康考試工作方案》(陜教(2020)170號)執行,考試項目及辦法另行通知。
物理和化學實驗操作滿分值各10分,考試時長各15分鐘,考試具體辦法按照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的要求執行。
語文、數學、英語(含聽力)、物理、化學、歷史、生物學、地理等科目實行閉卷筆試;道德與法治實行開卷筆試;體育與健康考試實行現場統一考試方式;物理、化學、生物學實驗和信息技術實行現場操作考試方式;音樂、美術實行過程性與終結性考試相結合的方式。
陜西中考注意事項
1、帶好《中考準考證》(考前認真閱讀準考證上的考生答題須知及考生守則);
2、正宗的能直接填涂的2B鉛筆至少兩支、橡皮一塊;
3、0.5毫米的黑色簽字筆至少兩支;
4、直尺、圓規等(不要帶涂改液、膠帶、修正帶)。
考試命題要求
2023年陜西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以《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教基〔2019〕15號)為指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考試評價對中小學規范辦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等教育教學改革的科學導向作用,構建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考試內容體系;
堅持以各學科國家課程標準(2011年版)為命題依據,嚴格學業標準,提高命題質量;結合我省初中教育教學實際,準確把握考試性質和定位,穩中求變,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提高探究性、開放性、綜合性試題比例;突出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積極探索跨學科命題,通過優化命題形式引導學生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
考試閱卷要求
2023年,我省初中學業水平考試閱卷一律實施網上閱卷,由各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組織實施,按照省教育廳做好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考務和閱卷工作相關文件的要求,確保評卷工作嚴密規范,考試結果客觀公正。
考試組織管理
(一)加強組織領導工作。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工作的重要性,加強領導,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建立健全安全應急預案和處理機制。組織協調好縣(區)教育考試中心(招辦)、教研室、學校等有關部門,各負其責,相互配合,切實加強考試和閱卷各環節的組織管理工作。
(二)科學研判考試情況。各設區市、縣(區)教研部門相關學科教研人員必須參與閱卷和試卷試題有關信息采集等工作,對各科試題質量和學生的答卷情況進行認真、全面、客觀地分析總結,形成診斷和指導各設區市轄區內學校教學工作的考試評估報告。
(三)做好成績管理工作。任何單位與個人不得根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給學校和學生排隊或以任何形式公布名次;八年級學生參加的生物學和地理筆試成績、信息技術和生物學實驗操作考試成績要妥善保存,并記入九年級學生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總成績,作為畢業和升學的基本依據。
(四)制定疫情防控預案。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應制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防控應急預案,在考試組織過程中,務必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特別是考試和閱卷期間相關人員健康安全的保障措施。
其他事項
(一)對未納入省統考科目的國家義務教育課程,各設區市和省管縣(市)教育行政部門按照國家課程標準和省教育廳有關工作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隨學科教學進度進行考試。
二)各設區市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市教育考試中心(招辦)和市教研單位,于2023年8月4日前匯總下列材料,以文本(加蓋公章)和電子版的形式報送省教科院教育評價研究中心。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