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最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門前插艾草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筒粽”,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
“五月五,是端陽,門插艾,香滿堂,吃粽子,撒白糖,龍舟下水喜洋洋”,端午節是我國大的傳統節日之一。端午節的習俗主要有吃粽子,門前插艾草或菖蒲驅邪,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賽龍舟等等。粽子又叫“筒粽”,是用竹筒盛米煮成。端午節吃粽子,在魏晉時代已經很盛行。
如今的粽子口味多樣,不同食材做成的甜粽、肉粽早在端午節前就大量上市。然而記憶中奶奶親手包制的粽子味道是現在買來的粽子無法企及的,鮮綠的粽葉在奶奶粗糙又靈巧的雙手上翻動,用不了幾秒種,一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包好了。在端午節來臨之前,陜西新東方教你輕松包粽子,歡樂過端午。
材料:糯米700克,葦葉1沓,蜜棗20個,紅豆半碗,花生米半碗,棉質細繩20段。
做法:
1.將每張葦葉用小刷子刷凈后放開水中煮3分鐘,撈出后將葦葉的兩頭剪去并碼齊,然后泡在冷水里待用。
2.將紅豆、花生米洗凈后用溫水浸泡4個小時以上,糯米洗凈后浸泡2個小時,蜜棗不用泡洗凈即可。
3.取三條葦葉,碼齊后將大頭的一端窩成一個三角漏斗狀,注意尖部要緊閉,以防漏米。
4.漏斗中加入糯米,中間放紅豆、花生米、蜜棗,后再放一層糯米。
5.用右手將漏斗后面的葦葉蓋在糯米上,然后用虎口處卡著抓住,一個四角粽子就基本定型了。
6.再將多出的葦葉沿粽形折好。
7.將棉繩的一端用牙咬住,然后用左手將右手虎口處卡著的粽子纏緊即可,后可將多余的葦葉剪掉。
8.粽子包好后要逐個檢查一下,看是否有漏米的。
9.加水大火煮2個小時,然后再用小火燜4個小時,中途要添開水幾次,后一次添水必須將水煮濃稠了。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