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處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
處暑,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處”含有躲藏、終止意思,“處暑”表示炎熱暑天結束了,暑氣將于這一天結束。處暑過后,日夜溫差逐漸增大,飲食方面需注意少吃辛辣燒烤食品,多吃梨、銀耳、百合等滋陰養肺、潤燥生津的食物。今天,陜西新東方廚師學校烹飪課堂,就為大家介紹處暑節氣的飲食。
1、鴨子
鴨子味甘性涼,肥瘦適宜。燉上一盅蘿卜老鴨煲或紅燒鴨塊送給親朋好友,就是俗語中說的“處暑送鴨,無病各家”。
2、龍眼
處暑節氣到,也就意味著“避暑”的結束。處暑之后不再喝涼茶,而要多吃些補氣、補血的食物。龍眼溫性,有益心脾,補氣血,滋補養氣的作用,在這個節氣食用相當有益。但食療不用太過刻板,結合自身所需即可。
3、糯米
糯米有滋陰潤養的功效,秋季可以適當喝糯米粥。糯米味甘、性溫,入脾腎肺經,能夠補養人體正氣,具有益氣健脾、生津止汗的作用。食用過后會周身發熱,起到御寒、滋補的作用。秋季適當吃點糯米類食物,對身體會有很好的補益作用。
4、酸梅湯
自古便有“處暑酸梅湯,火氣全退光”的諺語。制作酸梅湯很簡單,在夜間用開水沖泡曬干的梅子,再加冰糖。喝起來酸中帶甜,甜中微咸,口感甚佳。烏梅中的有機酸含量非常豐富,能有效地抑制乳酸,降低疲勞感,除掉使血管老化的有害物質。所以處暑節氣喝酸梅湯可以消暑提神、生津止渴,讓肌肉和血管組織恢復活力。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