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軍人是國家的寶貴財富,也是國家的實力見證。綠營中,每一名軍人都雄心壯志,懷揣一顆真心,時刻準備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但軍人退伍之后工作如何安排,退伍軍人學什么好就業,卻成為國家的一個重點難題。
軍人是中國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的實力見證。綠營中,每一名軍人都雄心壯志,懷揣一顆真心,時刻準備為祖國拋頭顱、灑熱血。在和平年代,軍人即使無需奔赴戰場,卻依然堅持在中國一線,建設中國、發展中國、保衛中國。但軍人退伍之后工作如何安排,如何保證擁軍優屬政策的順利實施,退伍軍人學什么好就業,卻成為中國的一個重點難題。
【懷揣兒時夢,毅然進兵營】
張學亮,目前就讀于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金領大廚專業,是一名退伍軍人。內蒙古武警總隊第二支隊兩年的軍旅生涯,讓這名24歲的男孩迅速成長起來,穩重而內斂。因為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等,2005年就步入社會打工的張學亮,無學歷、無技能、更沒有工作經驗,飽受冷眼。在家人和朋友的多番勸說下,張學亮也發覺打工并非長久之計。深思熟慮之后,毅然決定懷揣兒時夢,走進綠兵營。新兵連三個月的苦訓沒有使他退縮,雖然辛苦卻感到無比充實,不僅學會了整理內務、警容作風,還變得謙虛有禮,待人接物也成熟許多。張學亮說,他真的很懷念當兵的日子,部隊的熏陶讓他慢慢改變,切實的感受到自己從社會青年到軍人的蛻變。在部隊,軍紀嚴明將他從前的壞毛病全部抹殺,當兵,給了他一次重生的機會,但就在臨近退役的一次軍事考核中,他不幸受傷,從此結束了自己的軍旅生涯。
【茫然轉業路,苦苦無希望】
張學亮2008年退伍后,拿著為數不多復員費回到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老家。本來打算在部隊長期奮斗的他,因為那次不經意的受傷,希望瞬間破滅。退役后張學亮一直在社會中工作,干過銷售,當過保安,但因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所以總是無法長久,無法穩定下來。父母發愁,高高壯壯的小伙子沒個正經工作可如何是好,張學亮自己也擔憂,正值大好時光,一日一日付蹉跎也不是辦法。可是近幾年的就業形勢嚴峻,加上金融危機,大學生找工作都不容易,更何況退伍軍人呢!一籌莫展之時,希望的曙光出現了!
【巧遇新東方,未來無限量】
張學亮是一個很有自己想法的人。經過和家人商量、反復思考、調查了解市場,他終選擇了學廚師。一是自小喜歡,二是民以食為天,只有餐飲行業才會不被淘汰,越做越紅火,越久越吃香。朋友知道了他的想法后,都非常贊同。在烹飪行業的各類大中專院校中,張學亮情定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因為這里是中國大型烹飪人才的定點培訓基地,設施完備,擁有國內一流水準的理論廳、實習廳、示范廳、電教廳、刀工練習廳、翻鍋練習廳及切配、熱菜、冷拼、雕刻、面點等各類實習大廳及標本展示廳100余間。學校采用半軍事化管理模式,更讓張學亮感受到回歸軍營的親切。“知識+技能”、“技能+學歷”的一體化教育模式,著重鍛煉學生專業技能,同時進行綜合素質培養。更重要的是,學校先后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等全國主要省會城市設立40多個就業指導中心,500多位就業指導老師貼心服務,就業網絡覆蓋全國,為學生就業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一年制以上專業合格畢業生100%推薦就業。
初來乍到,張學亮從零學起,認真學習,教室里經常會有張學亮虛心請教老師的身影,他說,“新東方教師很多,我不想錯過這么好的機會,多學點,為以后走上工作崗位打好基礎。”張學亮在班上好學、努力,并鼓勵大家隨時隨地整理身邊環境,他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再說,我們做廚師的,制作的是老百姓入口的食物,一定要干干凈凈。”質樸的話語、艱辛的求學路,但因為有了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變得異常斗志昂揚,激情四射。
【畢業不發愁,自有高薪留】
關于畢業后,張學亮如是說,“我完全不再擔心就業問題,因為身邊學長們就業輕松,往往還沒畢業就已經被各大餐飲機構高薪聘請,這是我前幾年想都不敢想的事兒!看來,我當初選擇新東方烹飪學校沒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才是硬道理!”張學亮的夢想是開一家屬于自己的餐廳,報答母親多年來的養育之恩,讓家人過上無憂無慮的生活。現在,他正在為自己的夢想努力奮斗。陜西新東方,為張學亮的夢想助力,撫平退伍轉業軍人難就業的愁云,為他們插上展翅高飛的翅膀。
教師節到來,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全體學子們為所有老師送上祝福:是您用一點一滴,讓我們在成長的路上不再迷茫;是您用一言一行,讓我們在文明的天空里展翅飛翔;是您用一筆一劃,讓我們在知識的海洋里盡情徜徉;是您用一心一意,讓我們在青春的歲月沐浴陽光。
9月9日上午8時40分,西安新東方烹飪技工學校2021年“新起點·筑夢公益行動”捐款活動正式起航。旨在扶助貧困失業青少年重返課堂,接受優質的職業教育,獲得穩定的實習工作崗位,最終實現繼續完成大中專學歷教育的夢想。
2021年9月8日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成功學子母校行|在創就業辦老師的精心組織下,沈瀟斐、王寶才、李嘯三位杰出學子榮歸母校分享成長歷程,共話精彩舞臺,為學弟學妹分享成長經驗和學廚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