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抗擊疫情,安心宅在家里才是防疫的正確姿勢。當開啟居家模式時,吃什么、怎么吃就成了大家格外關心的問題。 關于吃,很多小伙伴表示,在這個疫情期間基本都以消耗屯糧為主,吃完家里的最后一口干糧才肯出門采購。然而,疫情期間,除了戴好口罩、做好防護,飲食也要格外
抗擊疫情,安心宅在家里才是防疫的正確姿勢。當開啟“居家模式”時,“吃什么”、“怎么吃”就成了大家格外關心的問題。
關于吃,很多小伙伴表示,在這個疫情期間基本都以消耗“屯糧”為主,吃完家里的最后一口干糧才肯出門采購。然而,疫情期間,除了戴好口罩、做好防護,飲食也要格外注意,營養攝入,才能有效增強免疫力哦。
為了讓大家吃得健康安心,小編整理了權威專業學術組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CSPEN) 《關于防治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飲食營養專家建議》的10條飲食建議,以及中國科協科學辟謠平臺的專家解讀,供小伙伴們參考:
建議一:每天攝入高蛋白類食物,包括魚、肉、蛋、奶、豆類和堅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不吃野生動物。
解讀:雖然大家都喜歡吃肉,但千萬別忽略奶、豆和堅果。雖同為優質蛋白來源,但這幾類食物所含的必需氨基酸種類和數量卻大有不同,“雨露均沾”才更補。蛋白質的攝入量要比平日更多,因為您的免疫防線上需要更多“士兵”。有了專家背書,小伙伴們就敞開了吃吧。
另外,奉勸愛吃野生動物的小伙伴放下執念吧,畢竟它們營養并不高,還有致病風險。
建議二:每天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在平時的基礎上加量。
解讀:蔬菜和水果中豐富的維生素和植物化學物質對身體很重要,尤其是維生素B族和維生素C。《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推薦每日吃300~500g蔬菜,外加200~350g新鮮水果。如果您平常吃蔬菜和水果達不到推薦量,那么在這個時期,一定要盡可能地多吃些。另外,建議水果也要換著種類吃,莫要執著于某種水果,而放棄了整個“森林”。
建議三:適量多飲水,每天不少于 1500ml。
解讀:期間大家喝酒、喝飲料從不是問題,說到喝水卻都犯了難。即便終日腹中滿滿,也要飲水量充足。不用多,一天用普通規格的水杯喝5杯水就夠了。
建議四:食物種類、來源及色彩豐富多樣,每天不少于5種食物;不要偏食,葷素搭配。
解讀:每天吃5種食物其實并不難,尤其是疫情期間。關鍵是要色彩豐富,那就要在蔬菜上做文章。赤橙黃綠藍紫,七色蔬菜要吃全,在某種意義上食材的顏色與營養價值間是有關聯的。
建議五:充足營養,在平時飲食的基礎上加量,既要吃飽、又要吃好。
解讀:吃飽和吃好是兩個概念,單一食材吃再多也只能算是吃飽,最多算吃撐,依舊會出現營養不足或過剩。吃好講求的是“五谷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食材豐富,營養均衡,只有這樣才能“補精益氣”。
建議六:飲食不足、老人及慢性消耗性基礎疾病患者,建議增加商業化腸內營養劑(特醫食品),每天額外補充不少于 500 大卡。
解讀:老年人飯量小、消化弱、體能差很普遍,尤其是受胃腸道和慢性疾病困擾的人,營養狀況堪憂,自然受感染幾率倍增。這種情況下,適當服用營養補充劑來均衡營養,還是有好處的。
建議七:新冠肺炎流行期間不要節食,不要減重。
解讀:雖然現在大家都喜歡好身材,為了瘦去減肥,但是節食卻沒必要,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只有飲食均衡才能能量和營養素供應充足,所以一定要吃飽、吃好。
建議八:規律作息及充足睡眠,每天睡眠時間不少于7小時。
解讀:在家看電影打游戲,免不了熬夜。開心很重要,睡眠更重要。只有休息充分,體能才能恢復,適當睡個懶覺有益身心健康。
建議九:開展個人類型體育鍛煉,每天累計時間不少于 1 小時,不參加群體性體育活動。
解讀:“葛優躺”很舒服卻要不得,吃飽了多動動,只要不選擇在人員密集的場所“扎堆”,對身體都是有益的。如果不便外出,在家活動一下也好,據說做家務也算體力活動,既鍛煉了又能盡孝心,何樂而不為呢?
建議十:新冠肺炎流行期間,建議適量補充復方維生素、礦物質及深海魚油等保健食品。
解讀:尤其是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適度補充一些補充劑對改善營養缺乏、提升免疫力還是有效果的,但注意維生素和保健食品不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補充應適度,莫要過分依賴。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