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大千世界,烹飪飲食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一席。世界各地區、各國家、各民族的烹飪飲食習慣、風味特色,呈現出多樣性、紛雜性。而各國各地不同的烹飪飲食習慣,源于源遠流長的國家、地區的文化背景。歷史悠久的中國烹飪,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絢麗多
大千世界,烹飪飲食在人們生活中占有重要一席。世界各地區、各中國、各民族的烹飪飲食習慣、風味特色,呈現出多樣性、紛雜性。而各國各地不同的烹飪飲食習慣,源于源遠流長的中國、地區的文化背景。歷史悠久的中國烹飪,在其漫長的發展歷程中,形成了絢麗多彩的文化內涵與雄厚堅實的技術基礎,成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中璀璨的一支,與法國烹飪、土耳其烹飪并稱世界烹飪的三大風味體系,對全球烹飪歷史進程有著重要貢獻,在世界飲食文化的地位是舉世公認的。從精心烹制的皇家盛饌,到土生土長的街頭小吃,都能反映出中國人民對美食的追求和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每年吸引著成千上萬的國外游客來到中國,賞中國風景、品華夏美食。即便在海外,中國菜同樣令無數老外心往神馳,也使得眾多的海外華人有了安心立命的依靠。 中華烹飪飲食文化之所以風靡世界各國,在西方文化背景下長大的老外之所以偏愛中餐,是因為中華烹飪飲食文化有著其他菜系不可比擬的優點,即注重形式美與內容美的統一、豐富與深刻。艷麗的色彩、美觀的形態、誘人的香氣、多變的味道是中國菜肴的主要特點。在中國,烹飪是一門技術,更是一種藝術。一輩又一輩的烹飪教師和廚界精英憑借精湛的技藝絕活和不斷創新的研究與實踐,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的優良傳統,締造著中國烹飪飲食文化新的傳奇。<br />作為中國烹飪飲食文化的代表先驅,新東方烹飪教育始終走在行業前列,孕育出一批又一批杰出的廚師英才,在弘揚中華飲食文化和推動中國餐飲業的繼承、發揚、開拓、創新以及挖掘、展示、整合中華廚藝絕技絕活,煉就更深、更高、更強的烹飪技術基本功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和推動作用。新東方教師們的精彩絕技也充分展現了我國烹飪工作者的高超技藝和不凡風采。現在讓我們一起領略新東方烹飪教師的無限風采:
吳斌 拉面大王、中華奇人
吳斌,從廚近20年,先后到北京、杭州、南京學習并工作,學習多位大廚的廚藝。1995年,應邀參加安徽電視臺社教部組織的“跟我學烹飪”節目中的面點制作。1996年獲得在省炮院舉行的廚藝表演賽中榮獲“龍須面”優良表演獎。2001年,榮獲“首屆徽菜大賽展臺金獎” ,此次大賽中創新面點 “大明史書”被評為安徽名點。2003年,應參安徽電視臺的正月十五話元宵節目。2004年10月,榮獲合肥市職業技能大賽,中式面點第一名,并獲市烹飪協會“杰出貢獻獎”。2005年11月,代表參加安徽省烹飪技術大賽,并獲展臺特金獎。2006年,應邀參加新編“中國徽菜”制作,并在人民大會堂作首法儀式。
絕活展示見下圖:
陳子寶 飛刀神廚、創新能手
陳子寶,軍人出身,十幾年的廚師經歷,被餐飲業內人士稱為“創新能手”。曾在中央電視臺二套《滿漢全席》新春特別節目表演;在中央電視臺三套《想挑戰嗎?》節目中挑戰成功;在中央電視臺四套《走遍中國》 “京城神刀”中節目表演;中央電視臺六套授烹協邀請參加電影《味道男女》刀工絕技拍攝;中央電視臺七套《鄉村大世界》節目表演;中央電視臺十套“狀元360刀功爭霸賽”中榮獲冠軍;中央電視臺十套《走進科學》“妙手神刀”出任嘉賓;陳子寶教師還經常到韓國、美國、新加坡等國外電視臺參加中華廚藝絕技表演。陳教師有一套自己的花式拋刀動作, 包括“龍行天下”、“蛟龍出海”、“飛龍在天”、“千軍萬馬”、“平步青云”等驚險動作。陳教師的另一個絕活:氣球上切肉絲( 也可在人的大腿/后背/肚子上切肉絲)。這絕對是對刀工的一個挑戰極限,中國菜的特點之一就是刀工精湛。因此陳子寶教師被譽為中國烹飪第一刀和飛刀神廚的榮譽稱號。
絕活展示見下圖:
美女嘉賓以身試法
飛刀神廚展絕技 氣球上切肉絲
現場觀眾體驗 臉上切菊花豆腐
阮智敏 豆腐雕刻 技驚四座
阮智敏,中式烹調技師,中國雕刻教師,多次榮獲各種權威食雕比賽的金獎,其中以“豆腐雕”和“瓊脂雕”為著名。
豆腐雕花 鳳舞九天
蔬果雕刻 駿馬奔騰
絕活展示見下圖:
傅祖明 川菜第一 桃李天下
傅祖明,川菜烹飪教師、中國特級烹調師、中國級評委、新東方烹飪教育集團教師演講團成員、成都烹協會員。傅祖明從13歲開始從事餐飲工作,后又到孔道生、毛習成等川菜教師門下學藝,曾受到曾國華、張松云、陳松如等著名川菜教師的教導和真傳親授。
絕活展示如下圖:
出神入化刀工令
渾然天成顛勺功
川菜極品龍門宴
這些來自全國新東方烹飪學校的教師們多次在世界級廚藝絕技比賽中獲得過高紀錄獎或優良絕藝獎。他們個個身懷“絕技”,親掌絕活,表演項目令人稱奇叫絕!為我國餐飲業的發展營造出濃厚非物質遺產氛圍。
正如美國著名的民俗家森納博士所說:“在烹飪方面,中國顯露了比任何其他文明都要偉大的發明。”中國烹飪是文化、是科學、是藝術。它不僅維系著中華民族億萬人的飲食生活,其豐厚的文化蘊涵也成為民族文明的一項標志。中國烹飪不僅是中華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一份寶貴的、豐厚的文化遺產。政府主管部門高度重視中國烹飪申遺工作,積極支持中國烹飪中國級申遺的受理和批準,對中國烹飪世界 “申遺”給予指導,并設立專項資金支持;餐飲行業組織以及廣大企業也需要積極參與此項工作。新東方烹飪教育率先參與了中國“申遺”行動。創建23年以來,新東方烹飪教育始終以提升中國烹飪飲食文化在世界的影響力為己任,不斷研究、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餐飲文化,不斷開拓、創新具有“新東方”特色的烹飪技術與教學方法,為人類提供著更加美味、藝術的飲食享受。世界的美食文化看中國,中國的烹飪藝術就在新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