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陜西新東方評委老師的點評來翻譯下:“做菜選材一定要仔細,要知道每一個材料的自然性質。烹飪時,做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水,不同的鍋,不同的調味,這樣才能烹調出最好最美味的菜品。”
那是一年秋天,下著朦朧的秋雨,莘王進獻給湯王的竟然是一鍋鵠鳥之羹。(也就是一鍋天鵝湯)湯王當時就覺得不爽,伊水也算是物產豐富吧,要真沒有什么奇珍異寶的,土特產總有吧,你拿碗湯來給糊弄寡人!
剛想發火,這時候莘王說話了:“我的君王啊,這是我吃過美味的湯羹了,這么好的東西我不敢自己一個人享用, 命廚師做了一鍋來獻給您。”
湯王心里更不爽了,你個老摳、老摳的家伙,拿碗湯來也就算了,頂多我說你幾句,還強詞奪理說這是好吃的,你當我三歲孩子啊,這么好糊弄。
但湯王畢竟是湯王,面不改色,很標準的露出四顆牙齒的微笑:“愛卿呀,這么好的東西寡人哪能一人享用啊,給大家都分點,大家都嘗嘗。你說這是美味的,要是有一個人說這個不好吃,寡人可就要罰你今年的朝貢翻倍呀。”
湯王哪里能給莘王辯解的機會呀,直接拿碗一人一碗,待眾人品完之后竟然無人做聲,湯王就奇怪了,這東西真這么好?我得試試,于是端起一碗喝了一口。哎呀!那叫一個香侵肺腑啊,話不多說,一口喝碗了一碗。
喝完之后立馬要見這個廚師,要大賞這個廚師。這對君臣就這么的第一次見面了。
湯王只想跟伊尹討論下烹調,誰知道,這個廚師竟然膽大妄為!以烹調之道論中國大事。伊尹強調(來點新聞聯播):治民猶烹飪,關鍵在于火候和調味。火候要適中,要慢火慢燉,調料要適中,才能使湯味鮮美;治民要順應民意,才能得到萬民擁戴。
其他大臣都很是憤怒,你就一個廚師有什么資格評論中國大事,都等著湯王來懲罰這個膽大妄為的廚師。
誰知道湯王甚是歡喜,與伊尹在朝堂之上暢談。接下來就有了,重金聘請,為了個知己,順便娶了個老婆的“千古佳話”。
接著看他對廚藝的見解。伊尹說,烹調美味,首先要認識原料的自然性質:“夫三群之蟲,水居者腥,肉玃者臊,草食者膻。臭惡猶美,皆有所以。” 美味的烹調:“凡味之本,水為始。”
烹飪的用火要適度,不得違背用火的道理:“五味三材,九沸九變,火為之紀,時疾時徐。滅腥去臊除膻,必以其勝,無失其理。”調味之事是很微妙的,要特別用心去掌握體會:“調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其齊甚微,皆有自起。”
烹飪的全過程集中于鼎(就是鍋)中的變化,而鼎中的變化更是精妙而細微,語言難以表達,心中有數也更應悉心去領悟:“鼎中之變,精妙微纖,口弗能言,志弗能喻。若射御之微,陰陽之化,四時之數。” 經經過精心烹飪而成的美味之品,應該達到這樣的高水平:“久而不弊,熟而不爛,甘而不噥,酸而不酷,咸而不減,辛而不烈,淡而不薄,肥而不膩。”
在這里就用我看的那場比賽中陜西新東方評委老師的點評來翻譯下:“做菜選材一定要仔細,要知道每一個材料的自然性質。烹飪時,做不同的菜要用不同的水,不同的鍋,不同的調味,這樣才能烹調出好美味的菜品。”
做菜這個事情嘛,說小也小,不就是一日三餐么,說大還真不小,看看人家伊尹,廚師出身,照樣做宰相!好了,廚祖的故事就先介紹到這里,還有九位傳奇廚師呢,大家多多關注,下一期為您講述忠主,弒主的春秋時期傳奇廚師易牙。
【外籍大師課堂】Chef Albert |與國際接軌,學習專業技術,讓技能沉淀,開闊行業新視野->新東方西點烘焙, 成就西點達人
【家長鑒證會第十期】—感恩篇|家庭,是心靈的港灣,給予溫暖與支持;學校,是前行的動力,激發卓越的追求。西安新東方鑒證學子成長,家校共育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