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土豆泥怎么做 ? 土豆其實是熱量很低的食物。土豆泥的做法有很多,最健康的吃法就是蒸或煮。為跟大家分享風味土豆泥的做法 , 下面讓我們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高級烹調師以最常見的土豆泥為例 , 介紹一下土豆泥的做法。
土豆泥怎么做?土豆其實是熱量很低的食物。土豆泥的做法有很多,健康的吃法就是蒸或煮。為跟大家分享風味土豆泥的做法,下面讓我們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的高級烹調師以常見的土豆泥為例,介紹一下土豆泥的做法。
一、制作土豆泥的原料:
1.主料:中等大小的土豆2個約200克。
2.調料:鹽。
二、土豆泥的制作流程:
1.土豆去皮洗凈,切成幾大塊,然后下鍋用水煮。學員100%成功就業的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提示您:一般來說用老土豆,因為比較容易爛,也比較粉,不用煮太長時間。
2.煮熟。用漏勺撈出,浸水。有海外升學生、外籍教師、軍隊學員等慕名前來學習的陜西新東方烹飪學校左宗圻教師提示您:要浸冰水(冷水也可以),因為這樣可以把空氣逼出來,味道好。
3.放到大碗里,用湯匙把土豆壓成泥,然后放入適量的(約2湯匙)牛奶,一點鹽,再繼續的攪,直到攪勻并且成泥狀為之。嘿嘿,然后就可以吃了。
三、土豆的特點:
1.土豆泥不僅美味,而且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質、B族維生素、維生素C等,能促進脾胃的消化功能。
2.寬腸通便:土豆泥含有大量膳食纖維,能寬腸通便,幫助機體及時排泄代謝毒素,防止便秘,預防腸道疾病的發生;
3.降糖降脂、美容養顏:土豆泥能供給人體大量有特殊保護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關節腔、漿膜腔的潤滑,預防心血管和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血管的彈性,有利于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土豆同時又是一種堿性蔬菜,有利于體內酸堿平衡,中和體內代謝后產生的酸性物質,從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4.補充營養、利水消腫:土豆泥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鈣、鉀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營養豐富,在歐美中國特別是北美,土豆早就成為第二主食。土豆有利于高血壓和腎炎水腫患者的康復。
四、 土豆的來歷:
土豆是咱們的俗稱,土豆學名叫馬鈴薯。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人們給馬鈴薯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國人叫地萍果,德國人叫地梨,美國人叫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荷蘭薯;我國云南、貴州一帶稱芋或洋山芋,廣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藥蛋,東北各省多稱土豆。鑒于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才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
五 、多種土豆泥的做法:
1.雞汁土豆泥的做法:
(1)熱鍋化黃油。好是黃油,有一股奶香味,味道才正宗。
(2)鹽、雞精、豆粉、黑胡椒、水調成味汁。(3)油熱倒下味汁,略炒到稠,澆在土豆泥胚子上即可。味道基本上和KFC一模一樣呢。
2.肉醬土豆泥的做法:
(1)一點豬肉碎放一點豆粉、鹽調一下。
(2)這次可以用清油了,油熱了放甜面醬和白糖。
(3)小火慢慢炒,小心別糊了,炒到冒泡泡倒下肉碎。
(4)翻炒到熟起鍋,淋在土豆泥胚子上。
3.香蔥土豆泥的做法:
(1)熱油(清油就可以),下土豆泥、鹽、雞精翻勻。
(2)蓋上鍋蓋悶2分鐘,打開,撒上香蔥,再悶1分鐘就好了。